消除痛点 探索跨境支付新通道: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解析

近日,人民银行数研所发布了与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和阿联酋央行共同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的声明,将通过开发试验原型,“进一步研究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对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交收(PvP)结算,便利跨境贸易场景下的本外币兑换。”

其他三个参与机构也同时发布了一个英文声明,与中文声明略有不同之处,提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是基于香港金管局和泰国央行在2019年发起的一个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项目Inthanon-LionRock项目第二阶段。关于这个项目可以参看笔者在2020年的一篇文章《CBDC国际研发动态解析(二):泰港联手,打通跨境支付“任督二脉”》。提到这一点并不是说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就是香港和泰国前期项目简单的复制粘贴,因为跨境支付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活,更多地涉及到交易各方所在司法辖区的基础设施、业务处理惯例、监管政策与法律适用等。如果是多国参与一个项目,情况就更为复杂。因此,可以说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将成为打破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的创举。

一、一些有关跨境支付的概念

什么是跨境支付?

收付双方位于不同的司法辖区(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许多跨境支付也是跨币种支付,即支付方和收款方分别以不同的货币支付和入账(BIS,2020)。因此,跨境支付与国内支付流程不同之处,除了一般的交易—清算—结算环节,还涉及到外币兑换与流动性管理等。跨境支付业务的复杂性还体现在收付双方位于不同司法辖区,存在着业务惯例、法律协调、合规性遵从等问题。因此这类系统远远少于国内支付系统。

跨境支付系统有哪些种类?

目前全球有20个跨境支付系统。根据处理的货币种类、所在地理区域分为三类:离岸支付系统,单一货币跨境支付系统,多币种跨境支付系统。其中多币种跨境支付系统的搭建最为复杂,目前只有6个这种系统在运行,还有两个在建设中。根据业务内容分为跨币种服务、选择货币服务和同步交收服务。

同步交收服务是一种外汇交易机制,通俗地说就是双方同时交款,以降低交易与交割之间的时差带来的风险。

同步交收的重要性,来自于一个惨重的历史教训“赫斯塔特风险”:擅长于外汇投机交易的德国赫斯塔特银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汇率波动中损失惨重,直至破产清算。由于时差的问题,德国交易时间开始时赫斯塔特银行已经宣告破产,无力支付给美国交易对手相应的款项,导致美国的一些银行损失惨重。

二、搭建多币种跨境支付系统面临的挑战

从上面列举的一些概念可见,在跨境支付系统中,多币种系统是最复杂也是数量最少的一种。国际清算银行Morten Bech等人认为搭建这种系统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面,参与各方要以促进区域内金融经济一体化为共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政策支持,扩大系统交易量,互相促进增长。

2.法律方面,有可能出现共建共用的系统与不同司法辖区法律适用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展法律建设以解决这种冲突。

3.技术方面,要解决不同币种转换服务、外币流动性管理、接入跨境系统的各支付系统互操作性以及合规性监管实施与协调等问题。尤其是互操作性问题,涉及到操作时间、接入标准、结算程序以及报文传递标准等问题的协调,还有可能需要改造国内现行的支付基础设施,投入的成本会相当高。

三、Inthanon-LionRock项目的做法

香港和泰国联合进行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概念验证之前,已经分别在国内搭建了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网络LionRock和Inthanon,在CBDC发行和债券发行等场景做了探索。2019年9月双方合作启动Inthanon-LionRock项目,尝试在两地批发CBDC网络之间搭建一条走廊网络(Corridor Network),实现跨境资金的实时转账和外汇兑换。

走廊网络的架构基于Corda平台的区块链解决方案,连通香港和泰国本国的批发CBDC 网络。所有参与银行在国内网络和走廊网络都各自运行自己的节点,核心权利节点由香港金管局和泰国央行共同维护。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创建存托凭证(Depository Receipt, DR)这是走廊网络中专门设计用来代表货币价值的代币,有代表港币的 DR-HKD和代表泰铢的 DR-THB两种。

通过各网络中DR与本地CBDC的转换,交易无需再通过中间人就可以直接在交易双方同时发生。

双方央行联合管理走廊网络的流动性,作为DR 流动性提供方,解决走廊网络交易中的流动性不足问题。

系统设定了监管报警触发条件,所有交易都是实时报告,减少了事后报告的繁琐流程。更好地服从了监管要求。

四、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意义

一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国际一体化程度是影响批发型CBDC选择的重要参数,贸易开放程度高、跨境支付经济需求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体更看重提高跨境支付的效率,因此更有可能选择研发批发型CBDC。

全球央行对不同类型CBDC研发的关注变化(图表来源:BIS,2021)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截至2020年7月,至少有36家央行公布正在进行的CBDC 研发工作,其中零售型18家,批发型13家。在越来越多的央行关注零售型CBDC研发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央行同时涉足零售与批发两种类型CBDC的研发。如加拿大最初从研发批发型CBDC入手,进行了国内银行间结算与跨境支付的尝试。去年加拿大央行连续出台一系列零售型CBDC研究报告,其副行长连恩称,为应对未来世界变化需求,加拿大央行已周密考虑零售型CBDC,为未来发行达到“一种准备就绪的状态”。美国数字美元基金会与埃森哲联合发布的数字美元项目白皮书中称:“数字美元可增强在零售、批发和国际支付等领域中使用美元支付的信心、效率和功能”,实现券款对付(DvP)和同步交收(PvP),减少欺诈和交易对手风险。在跨境支付中,“建立更直接的货币关系,降低风险,解决因代理银行模式而造成的时间延迟,加强国际支付领域的竞争,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

在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中国对外贸易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从前不久中国清算总中心等5家国内清算机构与国际金融报文机构Swift联合成立金融网关信息有限公司,到现在央行数研所加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显示出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要充分利用支付创新大力发展跨境支付业务,力争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重要活跃力量的决心与信心。

目前在两国之间跨境支付交易中尝试应用批发型CBDC的,香港和泰国的合作项目是跨境和跨币种,双方采用相同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加拿大与新加坡的Ubin-Jasper项目,跨境、跨币种并且跨平台(Corda和Quorum),交易中也采用了存托凭证DR的代币形式。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桥有四方参与,情况将更加复杂,四方首先要建立本地的批发CBDC系统,以接入共同的跨境交易网络(央行数字货币桥)。目前项目中的三方已建有批发CBDC系统(阿联酋与沙特在2019年启动Aber项目,探索批发型CBDC在跨境银行间结算的应用),搭建批发型数字人民币系统,筛选参与测试的金融机构,开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很快提到议事日程。

由于四方处于不同的时区(阿联酋为东四区,泰国东七区),并且考虑到未来吸引更多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央行共同参与研发,跨境支付实现同步交收的意义十分重大,这种外汇交易机制可以避免“赫斯塔特”风险。因此,桥项目的系统搭建要考虑多国背景和全天候运行的能力,系统的运行时间将不再受各时区和各国系统营业时间限制,这样对外汇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一些央行进行的批发型CBDC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支付结算系统的实验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真正广泛应用至少需要10年以上(毕马威&Block,2020)。原因不仅仅在于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的问题,传统跨境支付模式下遇到的政治、法律、业务惯例、治理策略等方面的挑战,它同样也会遇到,而且会更加复杂。因此中国越早进入越好,通过与合作各方不断沟通协调,探索未来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的各种可能方案,积累实战经验,同时带动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升级换代,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